“读书郎”追逐校园七彩红楼梦——纪念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建校110年
作者: 许伟文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15
字体:[     ]

         

  因传奇石碑刻“有锡兴,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而得名的无锡老城西门外,一幢近百米长的红砖平瓦八角红楼、一座耸立在锡山顶的八角七层砖塔龙光塔、一条波光粼粼的古运河新航道,同在蓝天下轻轻低语,诉说着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中校园百年巨变,诉说着当年66、67、68届学子在校园读书的故事。

  校史馆雏形与“武状元”之梦

  我是1964年进入一中高中部的67届学生,开学前夕报到时第一次踏进庄严而又神圣的八角红楼。开学后,学校特意组织我们新生列队在红楼里楼上楼下走了一遍,了解各年级教室分布,並详细参观了红楼的图书馆、实验室、阶梯教室、气象室、教育器材室、会议室……。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中看到历届学长的陈列室,一张墙上一张布满一中校友的全国地图和一位女生的两本作业本。”高二甲班唐正卿同学说,60余年过去了,但这一切如同发生在昨天。

  或许,那是一中校史馆的雏形,它振聋发聩,却来自无声的普通榜样。唐正卿、孔学麟、王根火、刘尧兴等与我同寄宿校舍的67届新生,从此铭记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铁律,不忘承映清校长勉励大家向学长们看齐,有朝一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栋梁的殷切期望。我们在教室夜自修课上向钱渊如、王丽娟等值日辅导老师讨教一题多解;在宿舍息灯后躺在木板床上默默背诵古诗词、英语课文、几何公式、物理定律,用不同的愤发方式不负韶华。

  农民家庭出身而又一身正气的唐正卿,在1965年升高二学期时被同学推荐、教导处选拔,与后成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领导的高一(甲)班袁准龙等一起进入学校寄宿生委员会。唐正卿至今清晰记得教导处主任高鹏老师当时找自己谈话,向他透露学校与“哈军工”有输送优秀学生的义务,鼓励他刻苦学习的同时锻炼好身体,体检要通过军检关。从自他更是处处铆足了一股劲,决心毕业时考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此,他每天清晨出校门,沿着毕直的砂石路(当年锡惠大桥还没建造)跑进锡惠公园,拾级登上锡山顶,一次次在八角龙光塔下暗暗起誓要做“武状元”。

  当我得知高鹏老师“纵容”唐正卿报考“哈军工”的秘密后为他暗暗高兴,不露声色地告诉他一中有此光荣传统:我母亲张筠倩的小弟张祖峰就是在解放前,从市中心学前街上的一中老校--无锡县中,渡江到苏北参加新四军的。

  三环牌弹盒、发报机与摩托飞车

  当年一中老三届学工、学农、学军,与军事结缘还体现在我们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有射击队、无线电收发报组等相关课外项目。

  “我清清楚楚记得当年训练时用的是小口径步枪,到体育场打靶时每人发一盒三环牌子弹,整整打50发,那才叫过瘾……。”我同窗学友陆崇新回忆,他被学校选进一中射击队后能一个星期去体育场训练一次,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弹盒大小与上面老三环牌的位置与模样。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当看到谍战片中收发报画面时,嗒嗒嗒的无线电发报的敲击声就会在我们耳边响起。”高二(甲)班的男生孔学麟、陆崇新、女生张珠辉、吴静如等曾参加过学校无线电收发报组的同学回忆,当年无线电课外活动均在八角亭4楼物理实验室,或许无线电收发报上机人数有限,每周排的活动时间会不一样,或周2,或周5。张珠辉等说无线电组由郑文灿老师负责,孔学麟则记得他的指导老师是65届高三的姚天南。

  吴静如高挑而瘦骨伶仃的秀女身材,入校的第一次校运会后就被学校体育教研组长纪斌健老师拉进课外体育兴趣组训练跳高,后又改跨栏80米低栏训练。记得我们高二时,市国防体育俱乐部来校招考摩托车运动业余选手,当时纪老师有意将她雪藏不让报名,并吓唬她“象你这样瘦瘦的,摩托车一个急转弯瞬间就将你甩出去了!你不能报……。”吴静如则用柔中有刚的磨功对纪老师说“你让我报名试一下,俱乐部不录取我也就死心啦。”结果是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对全校众多报名者经身体、心理等多项测评,只录取了一男一女,男生是高二(乙)班的高瑞泉,女生就是这位文化成绩好,运动成绩亦好的高二(甲)班的吴静如。

  招生特权与校园”精英”

  “你们乙班是一中初中部升上来‘亲生儿子’,我们甲班是外头招进来的‘野猫头’。”一次,我对在一中初中时当过学生会副主席,后1964年从初中新三甲班升入高中时曾分管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作的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过耀华学友调侃。

  “哈哈哈,从来没这说法!我们都是一中的精英学生。”从校园《先锋》黑板报主编,到出任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文联主席的过耀华才思敏捷,他用67届高中4个班级中两个班是从校本部6个初中班淘汰赛中留存的精英学生,两个班则是从省内跨市招来的精英学子,巧妙回答我这个刻意找茬的同届学友。

  是的,当年一中享有在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招生外可从苏州地区的无锡县、常熟县、吴县等地招生特权。被录取的学子确是百里挑一,千中选一的精英,尤其是农村农业户口的同学,凭一中的一纸录取通知书就可到当地派出所将户口迁到学校,一下子由农业户变成城镇户是当时户藉严管年代不可想象的。被我至今戏称为“小苏州”的孔学麟、王根火同学分别来自吴县湘城和吴县黄埭,他俩与我班女生张珠辉、朱国华等至今难忘户口从农村迁到学校,自1964年9月开始有了每月32斤粮票、半斤油票国家定量供应的变迁。唐正卿说学校集体户口是由惠山派出所管理,学生户藉卡片由学校保管。

  在离校前一年曾在学生会工作过的我,3年前在原崇安区老年大学校长办公室与1965年任一中学生会副主席、1966年任高三(乙)班团支部书记的杨春南相遇时,他己退休留用近10年。杨春南感恩一中校园给他锻炼成长的机会。杨春南说,在一中学生会管理13个不同项目组和校团讯黑板报,给了他夯下胜任老年大学校长的坚实基础。

  据杨春南回忆,他在1965年3月做过一次不完全统计,当时校内有气象、测绘、种植、美术、时政、会计、电工、理发、乐器、教歌、无线电、图书管理、仪器管理等13个不同类别课外组供学生选择。他说,每个组由一名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负责活动的召集与开展。他表示,其中可能遗漏了校体协的各种运动队,及各年级的文娱队伍。

  文昌梦想中搏浪前行

  “我在学校时是体操队队长,1965年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还拿了团体冠军。”若不是我以前在学校时曾到任国定在北门外后祁街小田岸28号的家中去时见过他的体操用具,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他关于校体操队的叙述。

  初见任国定,他给人的印象是说话不紧不慢的白面书生。其实他是从一中校本部初中新(甲)班,一路竞争升到68届高一(乙)班的。兴趣广泛的他,在学校时参加过体操队、航空模型组和生物兴趣组。他透露,自己很喜欢体操,但在学校党书记范为霖同意负责指导体操队的张荣铨老师调回苏州老家去后,校体操队就再没取得冠军。

  “那时学生航空模型组只有我们一中和四中两个学校有。”给任国定记忆尤甚的是一次在化验室为航空模型准备燃烧的火药,因为温度略高了点起火,差点酿成大祸,从此搬到后面宿舍楼中间去活动。

  当年学校各课余组基本每周两次,从都是利用下午自修课时间开展活动。由王庚唐老师负责的图书管理组是学校最宠大的课外组,人员最多时超40人。我参加图书管理组的目的很自私,为能跳进浩瀚的书海,可抢先借到好书。我记得《沙士比亚》、《基度山伯爵》、《东周列国志》等都是那时借读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飞跃的奇迹,一个高中学生从书中得到些什么,不言而喻!

  游泳,是当年学校倡导学生学习的一项健身运动。在市内很少游泳池的年代,学生只能去河道游泳。今天,青丝变白发的一中66、67、68届学子,或许很少人记得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学生敢于在北京挑战昆明湖的“壮举”。那是在1966年9月30日上午,与我同班的67届高二(甲)班唐正卿与高一鲍本正、初中部唐正福等学友在北京颐和园从长廊岸边下水,游往十七孔桥堍途中,湖水越来越凉,出现体力不支症兆惊心动魄一幕,硬是相互鼓励,奋力游向彼岸。当今年7月19日早晨,我打电话告诉唐正卿自己正在北京颐和园沿昆明湖徒步时看到有6只小麻鸭悠悠自在地在湖中游时,再次激荡他终身不忘的记忆。他说,好想再到北京昆明湖游一回,再续一中学生时代的“三好”梦想。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从寒苦来”这是我们在一中校园读书时,挂在原红楼八角亭会议室的一付对联。我想,当年校领导挂的这付对,似乎是劝学联,告戒一中学子要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但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也恰好一矢中的,从另一面折射出某些一中学子似寒梅孤傲,也影射了我们老三届的磨砺与寒苦。范为霖书记曾在改革开放后,到原江南航运大厦参加我组织的一次城市高尔夫球推广和比赛活动时,殷殷希望踏上社会工作的一中学子能团结友爱,携手前进!

  我没有考证过近在咫尺,遥遥相对的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八角红楼与锡山龙光塔的八角塔楼之间有什么关联,但我这个“书读头”知道屹立于锡山顶四百余年的八角龙光塔楼并非佛塔,它是无锡状元辈出,文风昌盛的象征。我没有考证过我读书时红色教育楼的由来,但我这个“书读头”知道跨世纪的八角红楼,不只是一幢普通的教育楼,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教育界的一种标志,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一种社会主义红色精神的象征。让我们这群年逾古稀的白发“读书郎”,在江南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中110周年诞辰时枕河听浪,愿倒映在宽阔河面上的两个八角楼亭融合一体,随浪声滚滚向前永流传。


202011161117175787.png

202011161117417264.png